
三江茶香飘万里 产业提质谱新篇
——三江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青山叠翠,云雾缭绕;茶园连绵,绿意盎然。走进三江侗族自治县,一幅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徐徐展开。近年来,三江立足资源禀赋,聚焦茶产业提质增效,通过生态筑基、科技赋能、品牌引领,让一片片绿叶成为富民强县的“金叶子”。

在独峒镇八协村生态茶园里,智能虫情监测站犹如“生态哨兵”,24小时守护茶树健康;独峒镇高亚村墒情监测系统实时采集数据,为精准管护提供科学依据。这是三江推进生态茶园建设的创新实践。

三江以生态茶园建设为抓手,在全县布局27个生态茶园项目,规划面积超1.1万亩,实现乡镇全覆盖。通过推行绿色防控,累计发放粘虫板37万张、生物农药1.7万瓶,覆盖所有生态茶园。配备微型耕作机、无人机、采茶机等现代化装备,开展技术培训,显著提升茶园管理效率。
“我们不仅要让茶叶长得好,更要让茶园生态美。”三江茶叶协会会长吴顺科表示,通过发放技术手册、绿色农资清单等资料,茶农生态意识不断增强,产业绿色发展基础更牢固。
扫码可知三江茶前世今生。三江创新开发茶产业溯源平台,以“政策推动+培训引导+试点先行”模式,实现从启动到规模化运营的跨越式发展。截至目前,平台注册茶农6.66万余人、中间商391人、茶企335家,完成交易6.6万余单,交易金额770余万元。平台还引入优质农资经销商,开放农资上传功能,为茶农提供便利。

多轮次平台操作培训覆盖乡镇骨干、茶农等群体,专业推广队伍提供全方位指导,让数字技术真正惠及产业链各环节。数字化正成为推动三江茶产业提质升级的新引擎。
三江明确“三江茶”母品牌与“三江早春茶”子品牌协同发展战略,启动标准修订,新增早春茶等级分类。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完成风味特征挖掘项目,科学界定三江早春茶“嫩栗香高扬持久,滋味鲜醇爽口”等独特品质,多项成分含量超全国常规绿茶水平。研发推广变频揉捻、变温发酵技术,构建红茶提质加工体系。

三江举办“三江茶文化周”“大使来选茶”等活动,启动“三江茶香润龙城”推广项目,组织茶企赴香港、北京、杭州参加展销会,三江茶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三江早春茶跻身“2025中国茶品牌TOP50”榜单,三江荣膺“2025胡润中国茶业百强县”“2025年度白茶优势产业集聚区”“2025年度茶业重点县域”“2025年度茶业高质量发展县域”等称号。今年9月,三江茶成功打开拉美市场,标志着三江茶迈出国际化步伐。
三江大力推进茶业招商引资,成功落地苗乡正秋茶叶加工、诚信茶叶加工、茶点心加工等重点项目,总投资超3000万元;与广西琉璃净签订茶饮原材料供应协议,洽谈福建茗朝茶业大宗采购、嘉茗茶业加工项目等合作。扎实推进茶企上规入统,新增广西堡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上规入统,建立“专班领导一对一联系”机制,培育睿佳茶业、圣品天香茶业等多家潜力企业。良口乡茶青集中交易市场建成启用,累计交易量达240万公斤,交易金额超3700万元,有效规范茶青交易秩序。

三江不断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出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攻坚方案》《生态茶园建设通用要求(试行)》等政策文件,全力推进项目申报,指导乡镇申报项目50余个,推动企业申报新质生产力、全产业链等项目10个。多维度开展技能培训,举办非遗技艺、茶艺师、数字化转型等各类培训班,覆盖茶农、茶企从业者1600余人次,全面提升行业整体素质。
站在新起点,三江茶产业正以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为方向,让一片绿叶香飘世界,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蓬勃活力。
记者:龚普康




值班编辑:吴茂田
初审:杨 明 杨 柔
复审:龚普康
终审:谢以科
监制:张 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