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石刻——藏在深山名刹中的历史瑰宝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锦点   阅读更多好文


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指古人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或者岩画。摩崖石刻起源于远古时代,盛行于北朝时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连绵不断。摩崖石刻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


大邑,山川秀丽、历史悠久,是中国道教创立之源,又是印度佛教早期传播地,不少记载宗教、历史、景物的摩崖石刻,散见于县内大山名刹之中。


鹤鸣山天谷洞“正一盟威之道”石刻


大邑发现的最早年代的石刻,当数鹤鸣山天谷洞出土的汉代“正一盟威之道”石刻。2000年4月,鹤鸣后山天谷洞道士谢清亮在清理洞内淤泥砾石时,发掘出一通石刻。当时我在县政协文史工作委员会任主任,我便约上县文史专家卫复华先生,在鹤鸣道观杨明江的带领下前往考察。



天谷洞地处鹤鸣后山,位于雾山乡大坪村4组。天谷洞洞口高约2米,宽约3米,在距洞口约10米处,有左右两条深不可测的岩洞。我们见到的石刻质材为钟乳石,表面呈蜂窝状,硬度极强。石刻高约1米,宽约0.6米,厚约0.2米。碑的右边镌刻“盟威之道”四字,正中刻有“正一”两个大字,左下方镌刻“张辅汉”三个略小一点的字。根据发掘的环境来看,这通石刻原本应当在钟乳石崖壁上,后来可能是因为地震抖动或岩壁风化等原因掉落在淤泥砾石中。


卫复华先生仔细察看了石刻之后,初步估计这是汉代张陵在此修道时所刻,是道教发源地的重要物证。我连忙为这通石刻拍了照,同行的卫芝龙先生还做了拓片。回来后,我撰写了报道,第二天,《天府早报》记者方华采访了我,并以《鹤鸣山发掘出汉代道教古碑》为题迅速作了报道。


《天府早报》的报道,在省市史学、宗教界引起了高度重视。在县政协的邀请下,专家、学者们纷纷前往考察、研究。四川省社科院历史研究专家、中华书画研究所所长王纲教授分析认为,此为汉代石刻,字为汉隶。它在大邑的被发现,有力地证明了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就在四川大邑鹤鸣山。省社科院道教研究专家李远国教授分析,“正一”“盟威”等石刻与史书记载中国道教初创时正式名称为“正一盟威之道”相符,“正一”是张陵创教的指导思想,是“正一盟威”之道的核心,张陵以此与万神盟约、威慑鬼邪,以“正一”明宣其道、佐国佑民、合道成真,实现其创教的根本目的。石刻的下部所刻“张辅汉”三字,即道教创始人张陵的姓和字。


就此,李教授认为,它是中国道教史上发掘历史年代最早的古代石刻,在中国道教史上,这类石刻尚属首次发现,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考古价值、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帮助解答了多年来研究正一道的专家学者及道教人士的疑问。


飞凤山药师岩摩崖(石刻)造像



大邑县规模最大的佛教摩崖造像,是位于斜源镇磐石村飞凤山的药师岩摩崖造像。飞凤山距大邑县城21公里,山势奇绝。在胡田坝下车过铁素桥步行1公里,就到了飞凤山脚。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攀登,到了半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镌刻于悬崖绝壁上的“飞凤山”三个雄壮浑厚的楷书题刻。相传此题刻者为清代翰林大学生伍嵩生。因为药师岩前临凤凰禅院,而整个山形又如一只展翅腾飞的凤凰,所以人称“飞凤山”。药师岩摩崖造像沿着飞凤山山腰开凿。古人在长150米、高200米的崖壁上,开各类造像1032尊。其造像可分为佛像、菩萨像、罗汉像、弟子像和众生像等五个等级。


药师岩摩崖造像石窟分上下两层,有三殿一洞(观音殿、药师殿、老君殿、黄姑洞)15窟35龛。摩崖造像的主窟为药师佛,药师佛的全称为药师琉璃光如来,他是佛教里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佛经里记载他曾经发下十二大愿,其核心内容是“医治众生病苦、为民消灾延寿”。在寺庙中,他与释迦牟尼和弥勒佛二相并座,成为“西方三尊”。药师佛与莲座由一块巨大的岩石镌刻而成,通高4.9米。其中莲座高2.8米,佛高2.1米。药师佛头戴宝冠、身披天衣,袒胸露背、姿态丰满,凤眼微张、面部慈祥。他手捧药钵,盘坐于莲台之上。药师佛的穹顶之上,镌刻着飞天,色彩艳丽、线条流畅、造型生动。


药师岩摩崖造像其他各龛石窟里,依山而雕刻着三身佛和地藏、文殊、观音、达摩等菩萨以及五百罗汉、供养人像和唐僧取经、民间打虎捕鱼等佛俗故事。药师佛窟的右侧有一龛弟子窟,这龛弟子窟里雕刻、供奉着宋代大诗人苏轼及其朋友黄庭坚以及禅师佛印的造像。窟侧题记曰:“子瞻、鲁直、佛印遗像。修能识。”这窟造像从造型上看,是刻于宋代。题记中的修能,就是这窟造像的主人。修能原本是镇江金山寺的主持,与苏轼、鲁直(黄庭坚)、佛印三人很熟悉,也是好朋友。后来他云游四川,来到飞凤山药师岩,在此修行,为他们专门开了一窟。



据药师佛龛左壁石刻碑文《大像记》,药师岩雕像群的开凿时间最早为唐开成二年(837年),比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的大足石刻还早55年,在中晚唐、五代、宋、元、明都有增刻。因为人为或天灾的毁损以及自然的风化,唐代佛像大多不存。明代正统、嘉靖年间大规模重新开凿修葺时,把原来唐代的造像都凿去了,这种现象从明代造像的题记中可以得到印证。如:唐代大佛龛中右壁上侧有明正统七年顶新庄严药师古佛以及彩塑童子的记载,下侧有明弘治十年中峰寺释子真亮自备衣资命匠镌石海幔佛堂一间的记载。


这些明代造像题记中间还残存有一些唐代比丘造观音菩萨、地藏菩萨供养的题记。这些造像题记都说明,明代中期药师岩佛事活动鼎盛,信众僧尼纷纷来此处舍财发愿,这应该是药师岩自唐初建后的第二次造像高潮。大佛窟背光上的飞天,丰腴飘逸,是典型的晚唐风格。大佛窟内壁历代的题记较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唐开成二年乡贡进士赵珪述的造像题记,为大佛的开凿时间提供了直接的证据。令人叫绝的是,雕刻这些石像的工匠们,在峭壁上开出了一条长一百五十多米的回廊,回廊上还建有房屋、亭台、门洞。


宋皇祐四年(1052年),文同三十四岁,于夏秋之际,改摄大邑县令。文同撰《重序九皋集》:“大邑缺令,余以郡从事摄知其治。”文同在大邑任内,“乐其少讼而多暇”,常游邑中名山胜迹,或访县之古寺高僧,每有所得,即吟咏成章,或作墨竹于壁。文同游览药师岩,赋五律诗一首:“此景又奇绝,半空生曲栏。蜀尘随眼断,蕃雪满襟寒。涧下雨声急,岩头云色乾。归鞍休报晚,吾待且盘桓。”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眉阳程绩又经手把文同此诗勒石,并写有题记。文同诗和程绩的题记,现仍保存完好。



为什么斜源大山之中会出现药师岩,会雕刻药师呢?许多人认为:这块土地上自古以来都以盛产中药材而闻名于世。药师岩的出现,与当地漫山遍野都是野生中药材以及自古以来当地人对中药材的种植、利用有关。作为中国古老石刻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批以药师佛为主像的石窟现在终于与世人见面。据悉,斜源镇将利用保存完好的千尊摩崖造像与6万亩中药材基地,进行中草药文化旅游开发,让人们在欣赏精美摩崖造像的同时,体验悠久的中草药文化魅力。


新场古镇佛子岩摩崖造像



大邑的另一处摩崖造像名曰“佛子岩”摩崖造像。“佛子岩”摩崖造像位于大邑县新场镇虎跳村,造像所在的山崖,下临具有神奇传说的虎跳河。“佛子岩”因其悬崖绝壁之上镌刻着一尊巨大的弥勒佛造像而得名。“佛子岩”又被称为“佛字岩”,其理由是因山门照壁上雕刻有很大的“佛”字。“佛子岩”初凿于唐代,与药师岩、石笋山等摩崖石刻同时代,后来宋、明时代也有不少增刻,其规模不小。



“佛子岩”摩崖石刻主要是讲佛经故事,其石刻工艺精湛、布局紧凑,现存造像的内容包含了佛、道两教。一号龛高3米,宽4米,为弥勒佛造像龛,弥勒佛结跏跌坐于台上,笑容憨态可掬;二号龛高3米,宽4米,系西方三圣造像;四号龛高2米,宽4米,为华严三圣造像。大佛石窟区内,雕刻着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佛像。其造像高约5米、宽约3.5米。大佛体态丰腴,衣带飘逸、面容慈祥、憨厚古朴。这龛摩崖大佛造像具备典型的晚唐风格,它也成像于唐代开成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因此地岩石坚硬,所以历经沧桑却仍然风采依旧、生动传神。在大佛造像窟的左边,还另有一窟,雕刻着两尊石像,他们是佛祖的高徒文殊、普贤二尊者。文殊骑着青狮,普贤骑着白象。


在佛教造像中,文殊与普贤两位菩萨为释迦牟尼的左右侍者。文殊是美妙之意,掌管着智慧,手持剑,代表着智慧的利刃能断除众生的一切烦恼,他骑着狮子,表示智慧和威猛无敌;普贤是理智、笃定、正行的化身,普贤菩萨的坐骑是白象,表示智慧忠诚和行事专一。无论两尊菩萨还是他们的坐骑,都镌刻得精美细腻、栩栩如生。在另一洞窟中,雕刻着神态各异的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名叫多罗吒,管辖须弥山腰东;南方增长天王,名叫毗琉璃,管辖须弥山腰南;西方广目天王,名叫毗留博叉,管辖须弥山腰西;北方多闻天王,名叫毗沙门,管辖须弥山腰北。四大天王造像边,还雕刻着一尊镇水菩萨。


古代江河中常有恶龙兴风作浪、危害百姓,此位菩萨就专司惩治恶龙的职责。再转一个弯,又出现了一个更大的洞窟,里面雕刻的是十八罗汉像。其衣缕条纹非常清晰,可惜他们的头像不知何年何月已被人盗走,令人惋惜!


千佛山圆觉洞摩崖造像



千佛山圆觉洞道观始建于东汉明帝元年(58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曾毁于战火,于唐代、明代以及明末清初多次复建。圆觉洞分上下,悬崖绝壁上有摩崖石刻百余尊,主要为明、清两代所凿刻,也有少量唐、宋造像。道、佛两教人物造像融汇于一处,形神兼备,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从八角迎仙亭循石板路前行约200米,就能看到老子骑青牛浮雕石刻,老子石雕造像长须飘飘,神态轻盈潇洒。约10分钟后,就到圆觉洞了。佛像石刻在岩壁洞下一字排开,还有两只造型奇特的神兽守护山门。造像分布在长150米,高50米的3处红砂石崖壁上,坐北向南,开凿17龛、造像71尊,龛为矩形敞口平顶。5号龛高1.5米宽3米,深0.25~0.4米,龛内5尊造像。文殊与普贤均高1.2米,侍童高1米。有10龛为圆雕造像,多有填彩。崖壁上的一些佛像有可能是唐代前后的作品,因为从整体造型来看,多数佛像都是比较丰满的,有着比较典型的时代特征。赵公明伏虎像造像被专家初步鉴定为明代石刻。


从现场遗留的痕迹来看,这里曾经有过一处很大的建筑。岩石的中部有两排方形的石孔,分三组、共六个,这些石孔的高度在一个平面上,当时应该是作为房屋建筑的支撑点。石壁上摩崖造像的题材十分广泛,不但有西天佛祖、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同时还有象征财神的赵公明。更为吃惊的是,这里居然还专门供奉齐天大圣孙悟空,并为他修了一个大圣殿。


圆觉洞又叫圆觉寺。历史上先有圆觉寺,为佛家所有,后来寺庙被毁以后,又为道家所重建,改称圆觉洞,所以佛、道两家都在这个岩壁上留下了自己的标记。不仅如此,引领中国传统文化数千年的儒家也在这里留下了印痕,比如岩壁上石刻的一些读书人物、诗词书法等。


千佛山的半山腰上还有一个巨型的八卦图案,是在一个整岩上雕刻而成的。行走在山间的小道上,两旁景色变幻无穷,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突然在前面500米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八卦图案。由于四周都是绿色的森林,八卦图案上鲜艳的颜色成了天地间一道灵动的色彩。


雾中山碧玉潭摩崖石刻



碧玉潭,在雾中山青霞嶂二百二十米处。宋文同《题雾中山碧玉潭》诗云:“千岩角逐互吞吐,一峰拔起矜崔嵬。日光微漏潭见底,水气上薄云成堆。”明范汝梓《游雾中山记》云:“岩北刻碧玉潭三字。因吟文与可千岩角逐互吞吐句,不觉拍手叫绝。”明王圻《游雾山记》云:“又里许,经石磴石岩左瀑,仅可置履,曰:此碧玉潭也。潭故冷然清,渊然深,颇难于步。嘉靖辛酉忽被风雷震塌。……自青霞至此,此其最佳。”《大邑县佛教志·艺文》卷十一《佛教圣地雾中山》也云:“碧玉潭与青霞嶂同为雾中山风景最佳处。岩北刻有‘碧玉潭’三字,因岁久没入荒土,后为县文管所发现掘出。字大径尺,笔力遒劲。碧玉潭为宋文同游此时题刻。”


很久以来,我就有去观览碧玉潭摩崖题刻的想法,但一直没有找到机会。2014年2月下旬的一天,我陪同《成都晚报》记者去雾中山采访,做《南丝绸之路与佛教南传》的专题报道,终于有幸得见县中这一绝佳胜迹,弥补了终生遗憾。




汽车过了隆兴场接引殿(老雾山乡政府所在地)约1.5公里许,即在一山围四合的雾山河边停了车。大家迅速下车,扛上摄像机随着向导前行。熟悉当地情况的向导指着四周合围的青翠山峦告诉我们:“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风景绝佳地青霞嶂。你们看看,这四周的青山是不是像座座绿色屏障?”我们举目四望,果然是群峰险峻、翠屏环绕,天蓝水碧、景色优雅,活脱脱一幅丹青水墨画!


顺着公路边壁陡的坡坎,抓着坎边的小树、荒草,战战兢兢地下到了雾山河中。雾山河里到处是大小不一的石头,清澈的流水就在石缝间流淌。在向导的示范、指挥下,我们在石头间跳跃,十分钟光景,就来到了左手边的一处崖壁前。“碧玉潭到了!”向导说。“在哪里?”正当众人迷惑时,向导猛地跳到一块方桌大小的石头上,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拨开一笼荒草,顿时,在我们眼前出现了一块四个平方米大的灰色石壁。大家学着向导的样子,一个个也跳到那块大石头上,仔细地辨认观看起来。


的确,如不仔细观察辨认,这石壁上的题刻硬是看不出来。不过,凝神细看,这“碧玉潭”三个字还是清晰地映入了眼帘。“碧玉潭”三字为阴刻,颜体风格,每个字一平方米大小,字体庄重大气,笔画丰满浑厚。庄重圆润中,“碧”字还稍带飘逸,这题刻虽经历千年风雨侵蚀,表面布满青灰色苔藓,却仍然保留着一代文豪胸藏万卷诗书的宏大气韵!


“碧玉潭”崖壁下,从雾中山云华顶和明月池流下来的水清澈透明,清水在大小不一的石头缝间奔腾跳跃,哗哗流淌,不偏不倚,清泉就在崖下蜿蜒旋转,形成了一个直径大约三米的水潭。青霞嶂顶泻下的灿烂春阳,透过葱茏树叶的缝隙,把数不清的光斑撒在水面上。此时,我才从心里领会到了文同老先生描写的“日光微漏潭见底”的意境!


站在题刻石壁下的大石头上,遥想当年这位以画竹闻名而将“胸有成竹”这一妇孺皆知的成语留于后世的文豪和画师,游览雾中山时是怎样的一番光景?这位苏东坡的表弟,身兼大邑县令的同时,还将大邑美丽山水吟咏诗中、载入史册,传于后世,这实在是家乡人民的幸事!


文:蔡星明

编校:陈岁禾

编审:赵霞

图:源微信公众号“美丽大邑”“今日大邑”


投稿邮箱:cd3000y@126.com


往期精彩↓

天回镇:历史的回响与文化的传承

古道铃响马帮来,都江堰市百年骡马店传奇

听读成都 | 寻迹鱼凫村遗址,回忆古蜀国的灿烂

             匕

城故事  一即知

文化 | 文物

 阝               

成都市文物信息中心出品

投稿邮箱:cd3000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