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同辉,映耀山水。”桂林日月双塔是开放式的主题公园,作为桂林著名旅游IP之一,没有想到里面还隐藏着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真是远观不如“进”赏呀…… 桂林日月双塔是国家5A级景区,是桂林两江四湖水系组成部分中非常著名的景点。 日月双塔文化公园也是中国第一家以“儒释道之和”为主题的文化公园,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之精华,是一个集文化、艺术、宗教、建筑、科技、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游览胜地。 景区的大门是中国唐宋时期的乌头门式石坊,门上方有”入胜”二字,据了解,全桂林所有景区只有日月双塔门头上写有这两个字,大意是进入景区就是进入了一个美妙的境界! 既然是“儒释道”主题公园,那么它的儒释道思想体现在哪里呢?
入景区后,首先要穿过一座桥。这座桥叫“福寿桥”,福寿桥上有三个弯。寻常的桥都是直的,为何这座桥设计为曲折,并且有三个弯呢? 中国风水专著《水龙经》记载:“水见三弯,福寿安闲。”意思就是一条河流如果出现一个S型,便能称得上是吉地,如果连续三个S型,那就是最佳吉地,人在上面走同样能起到采集风水能量的效果。 福寿桥的两边分别有9个鼓形如意,九是阳数中最大的数,人走在桥上寓意着久久如意,事事顺意! 日月双塔是桂林市的文化地标,在景区的右手边就是桂林市的城徽——象鼻山。
进入景区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月塔。日月双塔其实是在一条直线上, 假如这条直线无限延伸,那么就可以把桂林一分为二,也就是说日月双塔刚好建在一条中轴线上。
“居中为尊”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的一大原则。像一些城市比较重要的建筑都是建在城市的中轴线上,如北京的天安门,故宫等等,这就是儒家思想的体现。
注:图为“悲心”。悲的意思是查其苦并能解其苦! 穿过一排灯笼,会看到有一条小路,它叫“心之小路”。
人生在世,生活就是修行!
修行即是修心,修心是为了改心!佛教认为心是行为之本、苦乐之源。
怨命不如改运,改运必先改心!
改心需从培育自己“四无量心开始”,即慈心、悲心、喜心、舍心!
沿着湖边小路、依次有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悲之心”、宋代书法家米芾的“慈之心”、无名氏的“放之心”、隋代智永禅师的“舍之心”等里面有一些关于心字的石刻。
“慈心”,旁边是弥勒佛。
在佛教中,弥勒菩萨又被尊称为“慈氏菩萨”,“慈”的意思是爱对方并让对方快乐!
“喜心”,又称为放心。人为何有烦恼,不开心,就是放不下、想不开、看不透、忘不了。
俗话说得好:“上船不思岸上人,下船不提船上事,旧人无需知近况,新人不必问过往,各有各的渡口,各有各的归舟,一念执着,万般皆苦,一念放下,万般自在!自在者,乐观也!”所以“提起万缘生,放下全无事”,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图为“舍心”
心上少了一个点,表示没有那么多的欲望。一个人如果有太多的欲望,那么他就会有很多的压力,如果少些欲望,或许他会活的更加开心。
清代王元仁(静山)的“佛”字
这是道光丙申年,丙申月,丙申日,丙申时所写,这种时刻每60年才有一次!这一天也是我们常说的七月半——鬼节,作者是阳朔县令,他在这么一个非常特殊的时间写的“佛”字,有超度亡魂之意!
这个“佛”字非常特别,它的左半边像一位老妇人,正在低头上香;它的右半边弯弯曲曲的,就像人生的道路。中间的两柱香一长一短,有点像佛家所说的种善因得善果。这幅作品有祈祷之意,寓意不管身处何处,愿大家都平安!
接下来看到的是十二生肖栓马桩,一个生肖配有一个栓马桩,在古代一些大户人家门口就有栓马桩,相当于现代人所说的停车位了。
注:广场上夹角这个位置是近距离观赏日月双塔的佳点
进来之后会发现,这里是日月双塔的观景佳点,只有站在这里抬头仰望,才能感受到双塔平地突兀,高耸入云,巍峨耸立的气势,这与在外头远观两座塔是不一样的。
假如夜晚观塔,看到白色的这座塔叫月塔,它是由钢筋水泥建造的,外表装饰琉璃,共七层,高35米。 旁边这座金灿灿的塔是日塔,它也是由钢筋水泥建造的,用黄铜装饰,耗铜350吨。共九层,高41米。它荣获三个世界之最: 月塔属阴,却建立在属阳的陆地上。日塔属阳,却建立在属阴的水里。如果从高空俯瞰来看,它们就像是阴阳太极图里的两个点,一阴一阳谓之道,这就是道家的思想体现~ 据考证,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失败之后辗转来到桂林,在开元寺讲经授戒。闲暇之余,他在日月双塔旧址处打坐修行,感觉这里的能量磁场很大。心想如果能在此处建塔,必能庇佑一方百姓!于是与桂州最高长官冯古璞都督筹集善款,建造了两座木质佛塔,取名日月塔,可惜后来被毁于战火。 现在看到的这两座日月双塔,是1999年桂林修建两江四湖环城水系时意外发现了唐代日月塔的地宫,于是在旧址基础上重建的。 这是12生肖寿字碑,是根据出土的皇家密宗经书内容刻出来的。每一个生肖都会对应有一个守护本尊。 据考证,唐代日月塔建成时,刚好是辛卯兔年,之所以取名日月塔,是因为日月光菩萨是药师佛的左右胁侍菩萨,两座塔就像是日月光菩萨的化身,在护持着药师佛。因此现在可以观赏到一座药师佛。 而生肖兔的守护本尊就是药师佛,这里相当于是药师佛的道场。假如是属兔的游客过来,相当于回到了自己的本家。 药师佛与两旁的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一起被尊称为东方三圣。 在月塔小广场,有一水井,因为处在天医方,故被称为药师井!据说用药师井的水洗手可去除污秽之气! 鉴真和尚曾在这里打坐时,发现这里是一个金刚之地,能量磁场很强,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能量磁场的加持,因此公园在这里打造一个祈福墙,可以给游客许愿祈福,增强自身的能量磁场。 佛教唐密法器“摩尼车”,“摩尼”是梵文的译音,意为珠宝、宝贝之意,因有圆形法轮故以车命名。据说“摩尼车”从唐玄宗年代开始,在大唐风靡了88年,直到唐武宗“会昌毁佛”后,中华大地便再无“摩尼车”。 因日月双塔地宫“唐玄宗12生肖皇家秘笈”出自密宗法典,因此将唐密法器“摩尼车”在这里重立,以志纪念,这也是中国内陆唯一的一部“摩尼车”。 中间圆形像轮子的东西叫法轮,法轮上刻“大日如来”之“光明真言”,为一切佛、菩萨咒语之总咒,诵持本咒可灭一切重罪,众生一听此咒即灭一切罪障,“摩尼车”上法轮每转动一圈相当于念诵一次“光明真言”。 “光明真言”很难念诵,一般人发音不准,效果便会打折扣。为了利益众生,大德便创造了一种法器,将梵文咒语刻在法轮上面,把法轮顺时针转动时就相当于在念诵真言,这种刻着咒语的法轮也被称为咒轮,当咒轮转动时能产生不可思议的能量,佛家称之为光明磁场,能清除一切灵界和污垢黑暗,用现在话来说就是清除负能量! 首先,将自己随身的袋子和口袋打开,然后在摩尼车顶部拍三下,代表佛天的回应。随即开始转动车轮,打开自己的口袋,意思是把福气接进来。 这是月塔的入口处,牌匾上写着“儒释道之和”。
仔细看会发现,这个“和”字非常特别,它在字典里面是查不到的,因为既不是现代字也不是繁体字,而是古体字。
什么是释家?释家其实就是佛家。因为这两座塔是佛塔。
如何判断一座塔是不是佛塔呢?
可以仔细观察塔顶。
塔顶上这个法器,是不是以为是避雷针呢?
其实它不仅仅起到避雷的作用。
听说过千年古刹吗?
这里的“刹”指的就是天柱相轮,是佛教的一个大法器。它的作用是吸收天地间的能量与磁场,通过天柱相轮传输到塔里,沉积于地宫。
上面的层数代表着轮数。比如日塔是九层,因此是九轮,月塔是七层,代表着天柱七轮。
桂林,美于山水却不止于山水……
所以来到桂林,来到日月双塔,要身临其境的去感受它的文化,它的能量与磁场,得到能量的加持,一个人的精气神才能提升起来!
或许,这也是鉴真和尚当初想要建这两座塔的初衷吧~
庇佑一方百姓健康,平安!
香港著名风水师李居明先生,曾经在2009年率亲178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弟子光临日月双塔。他感觉到这里的能量磁场非常强大,于是写下“日月双塔甲桂林”的墨宝,并高度评价。
据说,当时大师看到上图的这台摩尼车极为赞叹,主动说要为他开光加持!
这是出土的塔碑记~
在日月双塔地宫博物馆里,展出了唐代佛塔出土佛物,其中最珍贵的出土佛物是“十二属相皇家秘笈”,即神秘的十二生肖守护本尊,是佛教千年密法在国内的首次大公开。
十二生肖的守护神之外还有自己专属的护法神将,在这里我们也能近距离看到自己所属的守护神将。
按照佛经的说法,守护神将是佛门的警卫部队,他们能帮助众生规避小人,是生肖守护本尊与众生沟通的纽带,大德曰,守法神将的帮助很重要,仅仅依靠自力来完成所有的事业是不现实的,只有依靠护法神将的力量,做什么事情才会圆满!
这是在地宫中出土的木质佛像~
因此,北京保利集团赠送了一套生肖兽首作品存于日月双塔博物馆中,这是一比一比例还原北京颐和园兽首的复制品。 这是连接日塔和月塔的地下通道,长约18米。通道两侧绘制了流传千年的佛文化故事,这种新绘如旧的壁画仿佛让人有穿越千年的感受。
在返程的途中,来到了日塔的一层,这里有一座祈福钟,可以敲钟祈福~ 从日塔地宫往回走,又经过水下通道,拾级而上可以步行上到月塔,月塔每一层都可走到外面的回廊赏景,随着高度逐渐上升,景观越发漂亮,坐在回廊上观赏日塔,角度极佳!
日月双塔拔地而起,一阴一阳,并肩而立,间距仅二十余米,恰似一对含情脉脉、执手相伴的情侣,相看两不厌!因此,日月双塔又被称为“情侶塔”、“爱情塔”,被誉为“这輩子一定要和相爱的人来一次”的恋爱胜地。 在日月双塔下拍照打卡,携手同登,情侣寓意“命中注定”,夫妻寓意“恩爱永遠”,單身朋友可登临月塔七层”月老阁”,祈求早遇“红颜知己”共缠绵! 真的是远观不如“进”赏,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来到日月双塔亲身感受文化能量~

